
元代趙孟頫《秀石疏林圖》(故宮博物院藏)

元代管道昇《碧瑯庵圖卷》(吉林省博物院藏)
翰墨賦情,伉儷情深。在古今藝壇,伉儷同善書畫者不乏其例,他們既是人生道路上的伴侶,更是藝術道路上的知音。
在近期山西博物院開展的“琴瑟有清聲——古今伉儷書畫展”上,共選取了趙孟頫與管道昇等六對藝壇伉儷書畫作品,讓我們在欣賞異彩紛呈、妙趣橫生佳作的同時,體會書畫背后那鶼鰈情深、琴瑟和鳴的愛情故事。
宋元之際,院體畫沒落,韻致天趣的文人畫興起,開啟淡泊清逸的元代藝術新格局。趙孟頫才藝絕世,書畫取晉唐五代和北宋精華,升華理論“書畫同源”,詩詞文賦諸體皆妙。管道昇才貌雙絕,能詩文擅書畫,首創晴竹新篁,與東晉女書法家衛鑠并稱“書壇兩夫人”。趙管夫婦二人各有千秋,又珠聯璧合,詩、書、畫三絕,三代傳承,一家皆能畫。這對浸潤著書香氣的伉儷在詩壇畫苑相攜游藝,相依相伴三十年,堪稱神仙美眷。
《秀石疏林圖》是趙孟頫“書畫同源”理論后期的成熟之作,他認為書法中的“飛白”特別適合畫石頭,而“橫、撇、捺”等筆畫則適合描繪竹子的樹干與枝葉。此幅作品繪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間,以飛白法畫石,以篆書法繪樹,純用水墨表現,是作者“書畫同源”理論在繪畫實踐中的具體體現。全圖巨石疏空,竹葉秀潤,枯木荒簡,自成一股渾然天成的文人清氣。
管道昇的《碧瑯庵圖卷》,以墨筆繪遠岫近石,畫中右半部為較密集的修竹,竹叢中有一草亭,一人坐在桌旁似讀書狀,前面有小橋一座,枯樹幾株。卷中有管道昇、緇滌凡、姚廣孝等人題跋。
趙管二人相伴一世,用清邃奇逸的詩文和松秀含蓄的畫意結成他們姻緣的紐帶,成為了中國古代藝術史上一對具有卓越成就的伉儷。